衣食
中国首款“人造肉月饼”9月要上市
来源:刘微光 时间:2019-08-15 点击:7230
近日,国产的“人造肉”要来的消息引爆了国内“人造肉”概念股,也刷爆了吃货们的朋友圈!据《长江日报》报道,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团队研发的中国第一代“人造肉”产品——“植物人造肉月饼”预计9月面市。
面对即将上市的新月饼,吃货们面临的问题永远是吃和不吃。那么,人造肉制作的产品,营养性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呢?搜狐健康采访了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、知名科普专家云无心。
人造肉是怎么制成的?
目前的人造肉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,一类是植物蛋白素肉(Plant Meat),代表公司是主要是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;另一类是细胞培植肉(Cultured Meat),其代表公司包括Memphis Meat和Mosa Meat等。
第一类“植物蛋白素肉”
云无心介绍说:这其实是一种植物蛋白深加工产品。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,加入了植物油和其他一些助剂,经过加热和挤压而获得类似于肉的质感,通过调味成分去模拟肉的味道。这跟中国的素鸡、素鸭之类的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。
据悉,目前大部分人造肉公司,包括我国这次即将推出的人造肉,都是采用这种做法。比如,Beyond Meat的产品的主要原料是“豌豆蛋白”。而我国“植物人造肉月饼”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。
第二类细胞培植肉
云无心介绍说:这种产品生产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,把它扩增培养成为肌肉细胞,并且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为“肉”。
据了解,这种方式不仅培养牛肉,荷兰Mosa Meat公司甚至在器皿中培养生蚝等水产品。加州的Memphis Meats公司则用这种方式,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块“实验室鸡肉”。
人造肉的营养如何?
普通肉类所含有的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,“人造肉”是可以通过调配达到的,但最终实现程度和工艺、配方等有关。
以第一类植物蛋白素肉为例,云无心介绍说:美国的第一代“人造牛肉汉堡”主要配料是水、组织化小麦蛋白、椰子油和土豆蛋白,虽然在风味口感上有很大提高,但营养方面不如真肉,也不如市场上的其他素肉。
而第二代将原料升级为大豆蛋白,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跟人体需求很接近,其蛋白质品质可以跟牛肉媲美,这使得这个汉堡在营养上也能跟真肉比肩了。
对于第二类细胞培植肉,云无心认为:从食品的角度,肉就是饲料转化而来的人类食物。传统的肉,是用饲养动物来实现这个转化;这类人造肉则是略过动物,在生物反应器中直接实现转化。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,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等,二者都会有,不过在具体的组成上可能不尽相同。比如,人造肉集中生长的是肌肉细胞,而脂肪细胞会很少。
人造肉安全性如何?
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,人们对人造肉安全性的担心主要集中在第二种人造肉——细胞培植肉。
对此,云无心表示:理论上说,这样生产的肉能够更好地避免微生物污染以及使用抗生素,也不需要各种药物,能够更好地保障安全。但是,它毕竟是一种与传统不同的生产方式,生产过程中的“风险点”也跟传统生产不同。USDA和FDA要专门对它进行监管,也就是要分析评估整个产销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,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规避。
简而言之,等到批准上市,就意味着它们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。
吃不吃得起也许是吃货该考虑的问题
相比营养性和安全性,也许吃货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它的价格。
目前,“细胞培植肉”价格着实不菲,比如2013年,第一个用人造肉制作的汉堡成本高达30万美元。现在美国的“孟菲斯肉制品”公司宣称能够把一个汉堡的成本降到600美元,但数千美元一公斤的成本(一个汉堡的肉大约110克),还依然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。
相对来说,“植物蛋白素肉”成本不会很高,价格也会更加亲民。我国推出的“人造肉月饼”月饼就是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制成,但具体价格如何,只能拭目以待。
(责任编辑:路小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