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行
记者采访四川悬崖村:政府要用钢管重修天梯
来源:参考消息 时间:2016-09-27 点击:6067
如果你有孩子或知道有孩子对上学奔波多有抱怨,那么请看看中国西南四川省阿土勒尔村的孩子们面临的重重困难吧。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9月25日发表了记者安东尼·库恩题为《中国小学生翻山越岭上学难》的文章,现将文章摘编如下:
那里的小学生上下学单程要走垂直半英里长的路程,必须借助摇摇晃晃的木梯越过陡峭的悬崖。这个地方被中国媒体称为“悬崖村”,位于凉山州,从四川省会成都开车南行8个小时可达。道路穿过肥沃的四川盆地,沿着长江上游两岸向上延伸。
离凉山越来越近,道路越来越难走,山越来越高。越来越多的隧道中没有灯光。
我最近爬上了阿土勒尔村。这个偏僻贫困的村子有72户彝族人家。直到20世纪50年代,拥有540万人口的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彝族一直实行奴隶制。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,15岁以上的彝族人近四分之一为文盲。在那个学校所在的昭觉县,文盲率为40%。
爬到2600英尺高的山顶需要2-4个小时。近年来有数人从山上掉下去摔死。有些地方有木头、蔓条或生锈的金属做的梯子。有些地方有绳索和钢索——或者在山壁和数百英尺深的河谷之间只有几丛野草。山顶平整。有玉米地和泥瓦房,周围是薄雾笼罩的山峰。
我借住在莫色家的农舍里。村里多数人家都姓“莫色”,是一个大家族。他们在屋子中间的火塘里生火,屋顶被烟熏黑了。在主屋外面,有猪圈和牛棚。主人家杀了一只鸡,炖了招待我们。
21岁的莫色雄逖(音)在附近城镇干建筑。他说:“下面什么都方便。这里啥也买不着。”莫色说,村民们养家畜、种玉米和土豆,但是没有路运下山,只能自己种自己吃。他淡然地说:“我们无能为力。我们没有钱在山下安家。不过,我们愿意搬到山下。”
那天晚上,我在一条小河边栓起吊床睡觉。
第二天一早,十几个上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在山顶的边缘集合,准备下山,因为新学期开始了。
莫色家要送13岁的女儿拉岝(音)去学校。她穿着一件印有“米老鼠”的粉红色运动衫。拉岝今年才要上四年级,因为她的父母一直没让她上学,直到觉得她年龄大了能下山去学校。她怅然地说:“离开家,我很难受,不过高兴的是学校又开学了。”
这些孩子平时住宿在学校。周末,他们往往爬山回家。不过,在6月份中国媒体报道这个村子之后,当地官员受到压力,不让孩子们来回奔波太频繁。
大伙排成一列下山,孩子们背着背包。为了安全,较小的孩子通过绳子跟家长连在一起。多数孩子已经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次了。
去上学的半道上,拉岝说她有点累,不过她说已经习惯了。我发现她甚至没有出一点汗。她哥哥雄逖说,他有时一天上上下下两三趟,不觉得是个事。
三个小时后,我们终于到了山下的学校。这是一座简单的两层水泥建筑,刚刚粉刷过。孩子和家长们忙着登记、检查身体和搬入简朴的宿舍。被媒体报道感动的中国捐助者给运来了新家具,给孩子们送来了日用品。
校长吉克伍达告诉我说,他们的捐赠使这所学校能够比上学期多收五六十名学生。现在一到四年级学生总数约250人。不过,吉克说,“他们更困难的”是上下学的路途。“作为老师,我们当然担心他们的安全,因为他们那么小而路途又那么危险。”
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其他地方,政府将少数民族居民从偏僻的山区迁出重新安置,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经济,获得更好的服务。
不过,支部书记莫色吉日说,对于阿土勒尔村来说,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计划。他解释说:“现在山下没有地方可以搬迁。所以,我们计划慢慢修一条上山的路。”他没有提修路的时间表。他说,目前县政府准备用钢管对梯子进行改造升级。因此,短期看来,学生们上下学还将继续爬下爬上。区别是,钢材做的梯子胜过木头梯子,而这两种梯子又比抓着野草或什么都没得抓要好。
上海的彝族评论员傅家杰(音)说,阿土勒尔村的“生活条件与30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”,然而他们基本上仍然存在于前现代、前工业时代,他们的发展落后全国其他地方几十年甚至更多。他指出,有些少数民族,不只是彝族,政府将他们安置到新的地方,但是他们缺乏谋生的技能或语言能力。有些人走上犯罪道路和吸毒,最后又回到他们离开的山区老家。
(责任编辑:参考消息)
声明
排行榜单
- 总榜
- 月榜
- 周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