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
帕丁顿熊:北京拍不出的忧伤
来源:酷生活 时间:2018-07-06 点击:5964
1000 年前的大宋王朝,两名来自西方的十字军骑士白人,来到了中国,操持着一口流利的中文,像白皮肤的幽灵一样,建立了传奇性的英雄故事,这是《白幽灵传奇之绝 命逃亡》。看过的人,都说它很烂,觉得里面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。而现代化的英国,突然有一只来自秘鲁丛林的小熊,穿越时空来到了伦敦街头,居然也操着一口 流利的英国腔,这就是《帕丁顿熊》。但不像《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》那样受到排斥,《帕丁顿熊》的观众非常愉悦地接受了这个同样明显不合理的故事。这就是 差别,一部好电影与坏电影的差别。将不合理演变成合理,并让观众开心地接受,《帕丁顿熊》做到了,《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》就没有。
一 只被称为“帕丁顿”的小熊,行走在伦敦的街头,还彬彬有礼地频频举帽向人致意,它的天真、单纯、执着指引着他一步一步走入现代化的大都市,并融入到英国人 的家庭之中。这个过程充满了幽默与误会,还有一些小波折,当然,还有一些凶险,但最终帕丁顿就理所当然地走进了英国人的心中。
《帕 丁顿熊》讲述的是一个英国人普通都知道的形象,作为玩偶,帕丁顿熊早就在千千万万个英国家庭中安家落户,有关它的动漫故事也已经出了许多部。有这样的铺 垫,当电影版的《帕丁顿熊》被拍出来的时候,是有着强大的观影基础的。也因此,其中的故事,尽管看起来充满了各种不合理,但大家还是无抵抗地接受了。
而 有了这些,还不足以说明《帕丁顿熊》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,将广为人知的动漫或者其他形象改编成电影,并不是部部都成成功的,乌维·鲍尔对拥有众多拥趸的游 戏改编成了电影,就直接成为了灾难。《帕丁顿熊》的优异之处,是将帕丁顿置换成为了新移民融入伦敦的励志故事,可以升华为拥有普世感的种族融合话题,一下 子就变得更合理起来起来。《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》则仅仅是一个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的故事而已,让观众缺乏足够的介入感。《帕丁顿熊》则不仅于此,它还伦 敦多个城市地标的巧妙地糅合进了电影之中,伦敦塔桥、圣保罗大教堂、白金汉宫、高帽子的皇宫守卫、自然历史博物馆等,都像风景画一样被一一摄入电影的镜头 之中,温情脉脉地敞开了胸怀迎接着作为异乡人的帕丁顿,整个故事整部电影,几乎就是一个优良的伦敦宣传片。
其实,目 前的伦敦并非一个移民城市。但《帕丁顿熊》中的伦敦,还是像一个敞开了胸怀一样的主人一样,热情又热切地接纳了来自异乡的土包子。尽管有些人不太友善,但 不妨碍整个城市的优雅与开发。于是,帕丁顿实现了他的愿望,在伦敦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家,可以再雨夜安然地入眠了。一个帕丁顿,实现了多少的梦想。作为主 角的帕丁顿熊,可能在遥远的中国,会找到更多有认同感的观众。因为在高速现代化中的中国,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,以及其他二三线城市,都在中国的城市化浪 潮中急速扩张着地理版图,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乡村移民走入城市之中,安家落户,融入其间,成为城市的一份子。这些人,每一个,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之中,都遇 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,每一个人,都曾经是“帕丁顿熊”。
帕丁顿熊,在伦敦的街头,也曾经迷失过,他眼看着伦敦没有他 想象中的那么热情好客,并不是每个人都接纳他,甚至还有些对他充满了敌意,但最终他还是做到了,被伦敦所接受。而中国的“帕丁顿”们,经历到的遭遇,甚至 是各种痛,一点都不比那只帕丁顿差,甚至更沉重更沉痛。何况,他来自遥远的秘鲁,漂洋过海,要融入的是地球另一边的伦敦,而中国的“帕丁顿”们则是在自己 的国土上,从乡村走入城市,跨越的地域更小,何以磨难比帕丁顿更多?
“帕丁顿”在伦敦的街头的遭遇,更多地是社会与 个人的歧视与抵制,并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政治歧视。而中国的“帕丁顿”们,则不仅要遭受社会歧视,更要承受着政治歧视。就像华盛顿被指称为美国一样,我把 北京指称为整个中国,尤其是标题里的那个北京。而现实中,北京作为首都,在中国的城市化之中,“帕丁顿”们所遭受的歧视要比其他城市更多一些,构成了中国 特色中的“北京特色”。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化,将中国14亿人口人为地区别成为了两类,一类先天地享受着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便利与优惠,而另一类 人则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,不仅是输血者,而且是转折过程中的牺牲品。没有为什么,就是一个制度就决定了的。这种将人口两分法的户籍政策,本来只具有 统计学意义,但在城市化及现代化过程中,越来越低承担着阻挡其中一部分自由迁徙权、接受教育权、劳动权等权利作用,这一政策就变成了一种侵犯人权的政策歧 视。这种政策歧视,与种族歧视没什么两样,都是先将人进行区分,然后一部分人去欺凌另一部分。而中国的户籍制度带来的歧视,很大程度上更甚与种族歧视的 恶。其中,不幸沦为农村户籍的那部分人,在融入城市之中所遭遇到得种种挫折,一点都不比黑人在白人面前承受的歧视小。这种歧视的恶,至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 注意,实在是太过于遗憾的事。而中国的“帕丁顿”们,至今还承受着比“帕丁顿熊”更多的忧伤。
在北京的街头,你很难 想象一只熊可以安然地行走,并被人所接受。要知道,在北京(中国),不仅有政策歧视,还存在着政策偏见。你“帕丁顿熊”操着流利的人话在行走,这不是成精 了吗?在我们伟大的中国,1949年之后的动物,是不能成精的。谁要是看到了这样一头呆萌的熊说着人话在行走,还不被伟大的广电总局迅速按倒,就地阉割 了。
当我们愉快地看着《帕丁顿熊》在上映的时候,我们能够感受到那头熊内心浓浓的忧伤。但我们却无法拥有我们自己的“帕丁顿熊”,可以看着他在北京的街头,悠闲地走一走。这样的故事,我们唯有仰望。北京拍不出,伟大的总局,你说该怎么破?
(责任编辑:酷生活)